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情 >

视点!2022年,西宁写下深情而浓重的一笔

发布时间:2023-02-15 07:55:38 来源:西宁晚报

2月14日,一场大雪后的西宁空气更加清新、天空更加蔚蓝。

上午8时30分,西宁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即将开幕,会议中心门口,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云集。来自大通县青山乡贺家庄村的市人大代表贺洪福下车后,仔细整理了一下胸前的代表证。

去年8月,大通县发生山洪灾害,全省各方闻令而动、万众一心、众志成城,生动再现了抗洪救灾精神。“非常感动,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西宁速度、西宁力量、西宁温度。这次市‘两会’,通过你们媒体向全省人民表示感谢。”带着父老乡亲的嘱托,贺洪福难掩激动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正如代市长石建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: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是我们共同的愿望,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,每一份社会力量都至关重要。

会场内座无虚席,掌声经久不息。坐在记者身旁的市政协委员李载琪说,感触最深的,是市委市政府在一轮又一轮疫情冲击下奋勇前行,在一道又一道难关前迎难而上,结果好于预期,成绩实属不易。“这在特殊时期坚定了西宁人民的信心。”

“不得不说,这是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。”代表频频点赞政府工作报告,这份答卷背后有着西宁的精彩故事,注定在2022年,写下了深情而浓重的一笔。

“一步一个脚印把市委绘制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,让西宁的明天更加美好!”

“努力让西宁的天更蓝、水更清、山更绿、景色更秀丽,让绿色美丽低碳成为西宁名片!”“把农业做得更强、乡村建得更美、日子过得更红火!”

“用各级干部忠诚、干净、担当的精气神,展现省会城市的精气神。”

1.5个小时的报告中,金句不断,实实在在,暖心又提气。生态保护、就业促进、教育提质、住房保障、深化改革……一个接一个热点伴随一项又一项务实有效的举措,频频赢得代表、委员们热烈的掌声。

这是一份令人骄傲的成绩单——

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00亿元,增长2.1%;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497元,增长3.6%,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。

完成国土绿化75.1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37%,草原综合植被盖度61.2%,生态稳定性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。

坚持80%以上财力用于民生,高质量办成30项民生实事。

海湖路跨线桥、群星路下穿等12条道路建成通车,城市路网密度达到5.6公里/平方公里。

坚持以“三乡工程”为抓手,深入实施乡村振兴“八大行动”,打造茶马互市生态休闲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,吸引3000余名能人回乡创业,签约“百企兴百村”项目30个,培育打造示范典型20个。

这是一份求真务实的任务书——

全年新增减税降费40亿元左右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.3%,盘活上年财政存量资金96%,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零增长背景下,中央财政给予我省各类补助同口径增长5.9%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.2%,近八成工业行业实现盈利。

这是一份催人奋进的行动蓝图——

必须聚力高质量发展,当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。

必须聚力生态环境保护,守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大后方。

必须聚力打造幸福城市,打造高原城市高品质生活的新标杆。

必须聚力加强民族团结进步,创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好样板。

必须聚力推进安全发展,增强社会和谐稳定、群众安居乐业的安全感。

这是坚定信心、乘势而上的盛会——

“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。”市人大代表、城西区区长袁文表示,政府工作报告立足“新时代”,融入“新征程”、体现“新担当”,是我们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的实践指南。“今年,城西区将围绕报告目标要求,聚焦‘三品’建设,抢先机、拼经济、争首位,勇当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建设排头兵,打造现代生活新标杆。”

市人大代表、城中区委书记刘强峰说:报告充分彰显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的省会担当,是一个高举旗帜、凝心聚力、催人奋进的好报告。城中区将立足2023年全市工作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,感恩奋进、拼搏赶超,加快建设中央活力区,为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贡献中区力量。

市人大代表、南川西路街道办事处党政综合办公室和基层党建办公室主任王辉说,报告中提到社会治理、乡村振兴、民族团结、安全生产等都与我们的工作息息相关,为基层治理指明了方向路径,注入了新的活力。“作为基层代表,我感到动力十足,干劲十足,信心十足!接下来的工作中,我将和街道、村、社区的基层工作人员共同努力,为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贡献基层力量。”

“西宁首位度高,省委省政府对西宁引领全省发展、走在全省前列寄予厚望,全省人民希望在西宁能够享有更优质的公共服务、获得更公平的发展机会,发挥省会优势、彰显省会担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,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是我们矢志不渝的使命。”热烈的掌声再一次回响在会议中心大礼堂,这是代表们的肯定,也是248万西宁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期待。

这掌声,代表着党心、凝聚着民心。

这掌声,凝结着自豪、传递着信心。

这掌声,为西宁的过去,更为西宁美好的明天!

(记者 张永黎)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