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投资要点:
事件:公司发布22 年年报及23 年一季报, 2022 年公司实现收入1424.23 亿元,同比+119.69%;归母净利润257.26 亿元,同比+217.25%。23 年Q1 实现收入332.45 亿元,同比+34.67%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6.01 亿元,同比+65.59%,23 年Q1 业绩略超预期。
高纯晶硅业务维持高盈利水平。22 年公司硅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18.55 亿,同比增长229.7%,实现多晶硅销量25.68 万吨,同比增长138%,实现量利双增。23 年Q1 预计硅料名义出货量约8 万吨,权益出货量约6 万吨,继续保持较高出货增速。产能方面,公司产能正不断扩张,乐山三期12 万吨项目有望在23 年下半年建成投产,届时公司产能将达到35 万吨以上,且包头三期、保山二期各20 万吨硅料产能有望在2024 年内建成,投产后公司产能将达到76 万吨。同时公司公告2023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,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60 亿元,用于20 万吨高纯晶硅项目、云南通威水电硅材高纯晶硅绿色能源项目(二期20 万吨/年高纯晶硅项目)。
电池片业务产销两旺,积极加码N 型电池。2022 年公司电池片销量为47.98GW,同比增长37.35%,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的位置。公司2023Q1 电池片出货量预计为15-16GW。
且公司积极布局N 型电池,2023 年将逐步放量,金堂二期8GW、眉山三期8.5GW项目(TOPCon)已建成投产,眉山年产 32GW 高效晶硅电池项目一期16GW TOPCon 电池预计于23 年年末投产;且公司顺应市场趋势不断提升大尺寸占比,电池片结构不断优化,盈利能力不断攀升。
组件业务逐步放量。2022 年公司正式进军组件环节,目前组件产能为14GW,23 年随着金堂16GW、南通与盐城50GW 产能的投产,23 年底组件产能有望达到80GW。22 年公司组件销量7.94GW,同比增长226.06%,位居全球组件出货前十行列。23Q1 公司组件出货约2~3GW,且公司组件在手订单充裕,23 年组件有望实现放量。
维持公司“买入”评级。公司作为全球多晶硅与光伏电池双料龙头,自上而下布局大一体化,凭借极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有望成长为一体化龙头。前次盈利预测中23-24 年归母净利润为231/214 亿,本次上调23、24 年组件出货量,预计公司23~25 年归母净利润为239/222/268 亿元(上调/上调/新增),对应PE 为7/8/7 倍,维持公司"买入"评级。
风险提示:全球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;多晶硅价格下跌;太阳能电池片价格下跌;新进入者扩产导致行业竞争格局恶化;组件业务拓展不及预期。